EP4|酒香也怕巷子深:不想花錢做行銷的心魔
我們的 bye bye sale 還在進行中,但我心裡早已五味雜陳。
熟客們吃著最後一碗拉麵,說著:「你們怎麼就收了?這麼好吃欸!」
這句話聽起來像鼓勵,卻也像提醒。原來我們不是不夠好,而是一直沒被好好看見。
我們拉麵真的好吃。湯頭有深度,煎餃自己包,泡菜也是手工醃漬,內場對出餐品質非常要求。
Google 評論從 3.7 顆星慢慢拉回 4.2,但每天還是會有人問:「你們這麼好吃,怎麼不多多宣傳呢?」
身為麵編,我想誠實地剖析,為什麼這間店在最後的路上,還是不願意好好做行銷。不是我們不知道行銷要做什麼,而是卡在三大「心魔」,讓我們一步步走向無聲的終點。
心魔一:你不是不會行銷,是寧願去買冰箱,也不想買曝光
我曾經幫店裡提案幾次社群廣告:地標廣告投放、節日檔期聯名、美食 KOL 合作。花費其實不高,但可以讓熟客回訪、也能讓附近上班族知道我們還活著。
但每次都被老闆回絕。
「目前還沒打平,不要再花廣告費了。」
「等營業額到達 X 萬,就給你預算。」
「之前花了多少錢,不都沒效果?」
當時我也沒再多說什麼,因為我也怕讓老闆壓力更大。但心裡一直有一個聲音:這樣真的對嗎?
現在回想起來,那不是策略,是逃避。很多老闆對「行銷」這兩個字的情緒反應,不是來自預算限制,而是一種心理抗拒。覺得花了錢,客人就要立刻上門。覺得短時間沒效果,就是浪費。覺得只要撐住不倒,口碑自然會來。
與其去做品牌推廣,不如辦一次買一送一更有感。與其跟 KOL 合作,不如打六折殺價清庫存。與其讓陌生人知道我們,不如期望熟客多來幾次。
但最後的結果是:我們花了錢買設備,卻沒買認知;我們努力熬湯,卻沒人知道;我們店越做越好,卻越來越冷清。
老闆常說:「我寧可再買一台冰箱,也不想浪費錢在那種看不見的東西上。」現在回頭看,冰箱還在,但客人已經不見了。
我真的後悔,當時沒有再堅持一次。
心魔二:冷門時段沒人,冷清久了也習慣了
去年辦過一次買一送一,結果連滿三天。大家很興奮,以為終於找到流量密碼。
但在第三天,有一個 1 星評論這樣寫:「之前用餐時間路過都沒人,現在買一送一才爆滿,還不給訂位,看你們能撐多久?」
那句話像一根針,扎在心上。
當時我心裡就有不祥預感,但大家都太忙了,沒空思考。之後我們又回到原本的節奏。冷門時段繼續沒人,週末靠熟客撐場,熟客一忙,我們就冷清。久了,真的就習慣了。
我其實一直有提出方案,希望打破這個循環:
調整座位設計,把原本四人桌改成活動式二人桌,讓每次客滿時能多坐五到十人。
減少點餐品項,讓客人不用看太久菜單,加速點餐決策與翻桌率。
增加午茶時段限定品項,或設計下課學餐小份量套餐,吸引媽媽族群在孩子放學前進來小坐。
但都被駁回,理由是:「不要動太多,廚房會亂。」
我沒再說什麼,畢竟我是麵編不是店長。但久了,我也開始安慰自己:也許真的沒辦法,也許就是這樣了。
但現在要收了,心裡滿滿的悔意:我們不是沒辦法,而是沒堅持。不是做不到,而是不去動。
心魔三:你以為行銷是操作,其實它是責任
很多時候老闆把「行銷」當成一種投機。
「有活動再來講,現在沒節日就先不要吵。」
「我們沒有大資源,做那個也做不贏別人。」
但事實上,行銷不是搞操作,而是說明價值。是讓願意喜歡你的人,有機會找到你、認識你、記得你。
這不是一個短跑,而是長期耕耘。是說:「我在這裡,我們用心煮這碗麵,你值得試一口。」
它不是多出來的工作,而是經營的本分。
當你決定開一間店,當你掛上拉麵二字,你的責任就不只是煮好麵而已。
你還要讓這碗麵,被看見。
因為你說不出口的價值,市場也無法替你說出口。
如果可以再來一次,我會這樣做:
一、熟客社群不是附加品,而是第一優先
我們其實一開始就有經營 LINE 官方帳號,第一年 500 人,到現在破 6,000,扣掉封鎖還有超過 4,000 名好友。可惜我們直到去年才正式升級 CRM 系統,也沒有針對熟客分眾經營。
如果能重來,我會:
每個月固定一次熟客限定活動,像是「回鍋限定隱藏菜單」、「壽星贈品」
分層標記會員,針對常來的客人設定不同訊息,例如週三熟客夜、週五午餐推薦
每週固定出一篇「拉麵週報」,簡單寫當週食材、內場故事、客人回饋等,增加黏著度
二、主動出擊找曝光,而不是等人來發現
我們一直以為 Google 評論升上去就會自然有客人,但事實是:沒有主動曝光,沒人會知道你存在。
如果能重來,我會:
在地方媽媽社團合作抽獎換餐券,擴大媽媽客群的關注
找在地部落客或美食 IG 寫一篇開箱文,附上內場製程介紹
搭配節日設計小活動,像是中秋「叉燒月見麵」、開學季送文具
三、每一次出聲,都是在為價值背書
行銷不是推銷,是一種責任。我會幫這家店好好把「品牌故事」說清楚。
清楚定義我們主打的是什麼麵:湯頭、麵條、配料的特色與堅持
製作一張簡單品牌小卡,讓每位客人知道這碗麵的背後故事
訓練外場一句簡短的口頭招呼:「我們的叉燒是用低溫熟成六小時的喔」
這些,不是花錢,而是把該說的話,好好說清楚。
結語:這碗拉麵,我不想再賣了
但如果你還在賣,請不要再躲在職人光環裡逃避行銷。
因為你不說話,市場就會把你遺忘。
因為你沒出聲,客人就不知道你在這裡。
因為你選擇沉默,努力熬的湯也只能倒進水槽。
下一篇,我想寫寫我們到底在錯誤的宣傳節奏裡,浪費了多少熟客經營的機會。
如果你也想知道,歡迎追蹤這個系列:
《這碗拉麵我不想再賣了》EP5,敬請期待。